宝宝吃益生菌不退黄疸 原因何在

益生菌学习站 2025-02-11 文章编号:-10015

黄疸是许多新生儿都会面临的问题,不少家长听闻益生菌对改善黄疸有帮助,然而却发现宝宝吃了益生菌后黄疸并没有消退,这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。

一、对黄疸成因的误解

黄疸分为生理性黄疸和理性黄疸。生理性黄疸是由于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特点所引起,一般在出生后2 - 3天出现,4 - 6天达到高峰,7 - 10天消退。而理性黄疸出现时间早(出生后24小时内)、程度重、持续时间长或退而复现等。益生菌主要是通过调节肠道菌群,促进胆红素的代谢排出。但如果宝宝是理性黄疸,仅仅依靠益生菌是远远不够的。例如,一些宝宝可能是因为母婴型不合导致的溶性黄疸,这种情况下红细胞大量破坏,胆红素生成过多,益生菌无法从根源上解决红细胞破坏的问题,所以吃了益生菌也不会使黄疸消退。

二、益生菌作用的局限性

虽然益生菌能够调节肠道微生态,有助于胆红素在肠道内的转化和排出。但是它的作用效果是有限的。益生菌在肠道内需要一定的时间来定植和发挥作用。如果宝宝肠道内的环境不利于益生菌的生长,如肠道蠕动过快或者存在肠道等情况,益生菌可能无法很好地定植,从而不能有效地发挥其促进胆红素代谢的功能。不同的益生菌菌株对胆红素代谢的影响也有所差异。市场上的益生菌产品种类繁多,所含的菌株不尽相同,如果选择的益生菌菌株对胆红素代谢的促进作用较弱,也可能导致吃了益生菌后黄疸不退。

三、其他影响因素

宝宝的喂养方式也会影响黄疸的消退。如果宝宝喂养不足,会导致胎便排出延迟,从而使胆红素的肠循环增加,加重黄疸。在这种情况下,即使吃了益生菌,由于肠道内胆红素的量不断增加,黄疸也难以消退。宝宝的脏功能发育不完善也是一个重要因素。脏是胆红素代谢的主要器官,如果脏对胆红素的摄取、结合和排泄功能存在障碍,例如某些先天性脏疾,益生菌就无法弥补脏功能的不足,黄疸自然不会因为吃了益生菌而消退。

宝宝吃益生菌不退黄疸 原因何在

当宝宝吃了益生菌黄疸仍未消退时,家长一定要引起重视。如果是生理性黄疸迟迟不退或者怀疑是理性黄疸,应及时带宝宝到医院进行全面的检查,如胆红素测定、功能检查等,以便明确因,采取针对性的疗措施,如光疗、疗甚至换疗等,确保宝宝的健康成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