吃益生菌反而大便稀了(益生菌进食后反而引发腹泻)

益生菌学习站 2023-07-05 文章编号:-20035

引言

益生菌,是我们常听到的一种有益于肠道健康的微生物。它们可以帮助维持肠道菌群平衡,促进消化吸收,增强力等。因此,不少人为了保持健康,会主动食用益生菌。但是,有些人也会发现,在吃了益生菌之后,大便不仅没有变软,反而出现了等问题。究竟益生菌为何会导致,该如何避免呢?

为什么益生菌会引发

一般情况下,益生菌确实可以维持肠道微生物的平衡,增加有益菌的数量。但是,如果肠道内已经存在较多的菌或毒素等有害物质,这些益生菌就没有了优势。此时,益生菌会竭力与菌展开竞争,从而导致肠道对抗,引发等症状。

此外,在吃益生菌的过程中,如果没有正确使用或需要适应期,也容易导致大便异常。比如,益生菌需要通过胃酸的洗礼才能进入肠道发挥作用,在吃益生菌的时候不宜同时进食酸性饮料等,会使得胃酸过多,从而对益生菌产生损害。

如何避免益生菌导致

虽然现在有很多益生菌制品,许多人为了体验效果,可能会贪多嚼不烂地大量摄取益生菌。然而,益生菌并非越多越好,过量摄入也会导致不良反应。因此,在食用益生菌时,需要注意以下几点:

吃益生菌反而大便稀了(益生菌进食后反而引发)

量不宜过大:通常每日10亿~100亿的益生菌摄入量是比较适宜的,过多会导致大肠内菌群失衡。

饮食注意:在食用益生菌的同时,不妨多吃些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,以增加肠道的菌群多样性。

适应期必须经过:如果是新尝试,应先从小剂量开始,逐渐加量。通常1~2周是踏入适应期的时间。

遵循使用方法:对不同的益生菌,不同的生产商都会有各自的使用方法和推荐剂量。在选择时应该仔细阅读说明书,遵循推荐用法用量。

总结

吃益生菌虽然有助于维护肠道生态平衡,但是也会存在导致等不良反应的风险。为了避免不良反应,我们应该在摄入益生菌时注重量的控制、饮食协调、使用方法遵从。只有保持良好的习惯,并建立科学的益生菌使用观念,才能更好的促进身体健康。


在市场上,有很多益生菌品牌可供选择,只是真正效果好的却是少之又少。因为想要益生菌效果好是有标准的。首先就是一定要活菌数量高,其次就是配料表干净,后是菌株一定要丰富。而市面上能够同时符合以上三种要求的益生菌也就卓岳宜君素。卓岳宜君素1条有1000亿cfu,而且配料表十分干净,除了16种益生菌和9种益生元就没有其它成分的添加,既安全效果又好。